一、我国目前的针刺伤现状
1.流行病学研究
我国每人每年平均接受注射4.18次,每人每年接受污染器具注射未0.17次,每人每年接受回收的器具注射为0.04次。已发现可通过针刺伤感染的病原菌包括:乙肝、丙肝、庚肝、艾滋病病毒、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埃博拉/马尔堡、登革热、克雅氏病、流产布鲁氏菌、白喉棒状杆菌、淋病奈瑟氏菌、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结核菌等。
2.科室分析
针刺伤常见发生科室:门诊注射室、急诊室、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手术室、感染科、外科、心内科。
增加针扎伤害及疾病传播风险危险操作包括
• 用双手将使用过的针头回套;
• 回套、拆卸真空管和试管针管架;
• 重复使用可能已被细菌、(有时是)血液污染的压脉带及真空管的试管针管架;
• 单独给神志不清或缺乏引导的患者采血,这些患者可能突然移动身体而导致针扎伤害发生。
医护人员
应严格遵循操作指南内容,包括识别患者、手部卫生工作、使用手套、对皮肤进行消毒、使用适宜的采血装置及安全运输实验室血样等。
降低医护人员意外伤害或职业暴露的一种途径是使用安全的采血装置,研究发现使用安全器材可避免高达75%的皮肤损伤。另一种方法是杜绝用双手对使用过的针头进行回套或拆卸装置,而以直接弃置锐器于耐刺锐器容器(即安全容器),杜绝对针头进行回套,并立即将尖锐器材弃置于防刺容器(如安全容器)中能够显著降低针刺伤害。
机构应开展锐器伤害及血液意外职业暴露的监督机制,以便识别出可预防的危险因素。对于受到血液意外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应提供帮助服务,这些措施应包括对医护人员在从事可能具有血液和体液职业暴露的工作之前进行乙肝免疫接种,以及暴露后采取HIV、乙肝的预防措施。所有卫生保健机构都应有明确的操作指示以便在意外接触血液和体液时可供遵循。
所有工作人员都应接受采血培训,以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风险。
3.国内关于针刺伤专家共识包括以下内容
(1)纠正易引起锐器伤的危险行为:禁止将锐利器具直接传递给他人;禁止回套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禁止折毁锐利器具;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针头和锐器;禁止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直接接触医疗垃圾等。
(2)保证医务人员在充足的光线下进行侵入性诊疗、护理操作,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线、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3)针头、刀片、安瓿等损伤性废物应当直接放入耐刺破、防渗漏、密封的锐器盒内,禁止与其他垃圾混放。科室放置锐器盒的位置应以随时方便丢弃为原则。 锐器盒放置约3/4时即需要盖好盖子,贴上标签,由指定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4)有条件的医院配备安全型注射、输液等装置,防止锐器伤的发生。
(5)加强护士的健康管理:建立护士健康档案、损伤后登记上报制度、锐器伤处理流程以及受伤护士的监控体系。一旦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要求进行处理。
二、发生针刺伤等提供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措施由哪些?
国家《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中指出,暴露后预防(PEP)可以帮助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步骤: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0.2%安尔碘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追踪血清学病毒抗原、抗体检测。
5.立即向护士长报告。
6.立即评估发生职业暴露者被HBV、HCV、HIV感染的风险(查阅或检测暴露源患者乙肝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了解职业暴露者乙肝疫苗接触史和接种效果,评估其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状况。
7.报告医院相关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和或预防保健科),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登记表》。
8.按照医院相关管理部门的评估结果及指导意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按要求进行复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