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的致病原因总体而言是温邪,具体地讲是指外界致病之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这类病邪主要包括“六淫”外邪中的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以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温毒病邪、疠气等。温病病因学说是前人长期与外感热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升华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够深化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临床实践,而且有助于促进温病的病原学防治工作的开拓和发展。
前代医家对温病病因的认识,经历了艰苦、漫长的探索,并迭有变化。归而纳之,大体有如下演变和发展。
1.“六气”过则为灾说 这是最早的“六气”致病说。《左传》谓: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此即“淫生六疾”、“过则为灾”之意。然而,气候变化太过,固然能致人于病,气候不及或气候正常,也会发生外感疾病。因此,这种“过则为灾”说带有片面性。
2.伤寒说 《素问﹒热论》篇:“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不仅认为一切外感疾病,都是伤于寒邪所致,而且直接指明温病的致病原因是“冬伤于寒”。《难经》“伤寒有五”之说,更进而将湿温、热病、温病都纳入伤寒范围,不言而喻,将一切外感热病,都归之于冬受寒邪,就从根本上混淆了各种外感疾病致病原因的性质特点。同源异病,于理欠通。
3.“伏阳”致温说 北宋医家韩祗和认为:导致伏气温病的原因并不是寒邪,而是被寒邪郁折于内的“伏阳”。从病因学角度,突出伏气温病的温热特性,使病因与辨证特点相互统一,这较之伏寒化温说有了较大进步。但揆其阳气之所以内伏,仍是由于寒邪的郁折。故韩氏意欲摆脱寒邪,而实际仍没有跳出伤寒学说。
4.非时之气说 王叔和将温疫之所以流行,“长幼之病多相似者”,归咎于四时之气候反常,如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即“非其时而有其气”。按王氏此说虽有一定意义,但在四时正常气候条件下而疫病流行者,亦往往有之。因此,将疫病完全归因于“非其时而有其气”,显然与实际不符。
5.戾气说 戾气致病说巢元方首先提出,《诸病源候论》认为:时气、温病,都是“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至明代吴又可始将戾气作为温疫病的直接致病原因。戾气亦称异气、杂气、厉气。吴氏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这种戾气致病说的主要精神是:①戾气是一种致病物质;②邪自口鼻而入;③戾气致病有种属特异性;④一气自成一病,为病种种是知气之不一;⑤有病位选择性,有某气专入某脏腑经络,专发为某病者。吴氏这些观点,得到其后中医界的一致肯定,并给予高度评价。
6.外感六淫与六淫化热说 《素问﹒至真要大论》:“夫百病之生也,皆伤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故后世有“外感不外六淫,民病当分四气”之说。温病为外感疾病,其致病原因,自当由于外感六淫,但外感病有外感风寒和外感温热两大类,疾病类别不同其致病原因亦当有别,因此,温病致病原因,仅提外感六淫,亦未免失之笼统,所以后来有六淫化热说,主此说者,认为温病之所以具有温热特性,主要是六淫之邪从热而化所致,即风热、暑热、湿热、燥热诸邪。
7.温热病毒说 这是全国统编教材第二版《温病学》所提出的新观点。这种观点,为使温病病因不违背科学常识,是有其一定意义的。但“病毒”这一名称,与西医学所谈的病毒,在概念上易于混淆。
8.邪毒说 这是近年来有些学者因对原来的温病病因说感到不能满意所提出的新观点。这种观点,为运用清热解毒药治疗温病中绝大多数的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也阐明了构成温病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四时的气候变化,其用心和出发点都十分可贵。但这种致病原因的邪毒,与传统认为的邪盛为毒和温病过程中的热盛为毒、热聚成毒以及温毒为患等,在“毒”的概念上未能明确区分,且将所有温热疾病的原因都归之于“邪毒”,这也很难从根本上阐述清楚各种温病病因的各具温病病因的各具特性和其致病特点。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临床经验的积累,前人对温病病因的认识日臻完善。虽然,目前温病病因学说的内容还不完全整齐化一,既有“六淫致病说”的风、暑、湿、燥诸邪,也有“伏寒化温说”的温热病邪,以及温毒、疠气等病邪,但这些温邪都具有以下共同特点:其一,从外感受,即上列温邪都存在于自然界中,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其二,性质属热,上列诸邪虽致病各有特点,但均温热性质显著,致病后出现发热及相关热象;其三,致病迅速,外邪侵入人体大多来势较急,发病较快,与一般七情内伤起病较缓者有所不同;其四,致病与时令季节密切相关,故又称为时令温邪,或称时邪;其五,病位有别,上列诸邪由于各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侵入人体的好犯部位不尽相同,如风热病邪多先犯上焦肺卫,暑热病邪侵犯足阳明胃经,而湿热病邪则好犯中焦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