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新利官方网站添加收藏预约挂号
首 页医院简介科室导航专家介绍设备介绍医院文化医疗管理护理管理科研教学中医中药专题学习党建工作院志编纂
关于医院 医院简介组织机构资质荣誉医院领导医院新闻通知公告   就诊指南院务公开更多>>
新利(中国)官方口腔种植医疗服...
抓牢警示教育 敲响长鸣警钟—...
述职评议亮成绩 笃行实干谋新...
【医讯】关注“世界银屑病日”...
【聚焦二十大 】深入学习大会...
躬耕技术 守护生命——酒泉市...
【科室动态】拓展门诊培训模式...
【疫情防控】防控不松懈 推演...
新利(中国)官方日常专题片、短...
关于2022年度自主考核招聘...
您当前的位置:新利官方网站中医中药中医中药

六经病之太阳病

2016-05-17作者:陈军龙(转载)阅读次数:22936返回

 

太阳病是病邪侵袭人体,正邪交争于肌表,营卫功能失调而发生的疾病。

    太阳包括手、足太阳二经和膀胱、小肠二腑。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络脑,下项,挟脊抵腰,络肾属膀胱;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小指外侧,循臂至肩,下行络心属小肠。由于经络的相互络属,使太阳与少阴构成了相互表里的紧密联系。

    太阳的生理功能特点可概括为:①阳气较多,正气旺盛:太阳又称“巨阳”、“老阳”,《内经》云:“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按照阴阳以其气多少分类的基本原则,太阳是阳气较多之意,故太阳的阳气旺盛、抵抗力强。因此,《素问.热论》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②职司卫外,统摄营卫:由于太阳的经络散布于人体之表,是人体最大之经,特别是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并行身后,因背为阳府,督脉又为阳经总督,故为阳经之长,为诸阳主气,其阳气充盛而能卫护体表。太阳之气,行于体表的隶属于卫气,卫气者,有肥腠理,温分肉,司开合,卫外固表,抵御外邪之功。太阳统摄体表营卫二气,具有防止外邪入侵的重要作用,所以《灵枢·营卫生会篇》说:“太阳主外。”值得提出的是,由于肺合皮毛,所以太阳病也与手太阴肺经的病变有密切关系。③六经藩篱,受邪首当:“太”有开初之意,由于太阳居六经之首,主一身之表,故外邪侵袭,太阳首当其冲,发病最早,太阳病多为外感病的初起阶段。④参与气化,主司排水:因小肠主分清别浊,膀胱为州都之府,通过气化、排尿液,二府通和,气化如常,则尿液得以顺利排出,反之每致小便异常。⑤内应少阴,表里互通: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二者经气互通,功能互依,太阳主表有赖于少阴里实,而少阴主里,又有赖于太阳表固。故《灵枢·本脏篇》说:“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二者的关系。因此,太阳失固,就会导致邪传少阴,而少阴里虚,又可导致太阳虚馁,易受外邪。

    正是由于太阳的如上功能特点,当病邪侵袭人体之时,正气奋起抗邪,于是,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太阳病,又称表证。因病属初起,正气旺盛,抵抗力较强,证候表现多属阳性。因此,太阳病之病因多为外邪侵袭,病程为初期阶段,病位在一身之表,病性多属阳实范畴,故《伤寒论》将太阳病列为六经证治的第一阶段。

    太阳病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提纲,概括了太阳病的基本特点。它作为整个太阳病的诊断标准,反映了太阳受邪,卫外失职,正邪交争于表,太阳经气不利的基本病理机制。由于感邪性质和体质差异,进而将太阳病分为中风、伤寒、温病三种类型。但在《伤寒论》中详于寒而略于温,故在辨治上根据体质强弱、腠理疏密、感邪程度、病情轻重、病理变化之不同,着重讨论了太阳病本证的三种证候类型:其一,以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等为基本表现,其病理特点是外邪侵袭,腠理疏松,营卫不和,卫强营弱,称为太阳中风证;其二,以恶寒,无汗,身体骨节疼痛,脉浮紧为基本表现,其病理特点是外邪束表,腠理致密,卫阳被遏,营阴郁滞,称为太阳伤寒证。其三,以太阳表证日久,不得汗解,邪气渐轻,正气渐复,以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呈阵发性发作为基本表现,其病理特点是外邪束表,营卫不和,称为表郁轻证。

    太阳病虽多轻浅,但若失治误治,则变化迅速,其中在病变的过程中表邪不解又兼有其他证候,或在发病之初其人素有宿疾,复感外邪,形成兼夹者,称为太阳病兼证,如桂枝加葛根汤证、小青龙汤证等;若因失治误治,或疾病的自然发展,太阳表证已罢,出现了新的病证,称为太阳变证,如麻杏石甘汤证、芍药甘草汤证等等。太阳病篇有较多内容是讨论变证的,变证已不具备太阳病的特征,不属太阳病的范畴,将其放入太阳病篇,意在指出,太阳病变证有其复杂多变的一面,同时也强调对太阳表证要早期正确治疗,以防发生传变。

    此外,某些疾病本属杂病,但在其发病过程中,有时出现一些类似太阳病的表现,其本身不是太阳病,如十枣汤证、风湿证等,称之为太阳病类似证。将其列入太阳病篇,是为了与太阳病进行鉴别。

    太阳病的治疗,应据《内经》:“在皮者,汗而发之”之旨,以解表祛邪为原则,风寒者当辛温解表,风热者当辛凉解表。太阳中风证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太阳伤寒证治以辛温发汗、宣肺平喘,方用麻黄汤。表郁轻证治以小发其汗,方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等。太阳病兼证的治疗原则为在主治方中随证进行加减。太阳病变证的治疗,则应依据变化了的病情,采取“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重新辨证,然后依证定法选方。

    太阳病的转归,与感邪轻重、体质强弱、治疗当否密切相关,大概有三种:①痊愈:此为大多数太阳病的转归。一般情况下,太阳表证,汗之得法,多表解而愈。②传经:若太阳表邪不解,可传入他经,既可传阳明,也能传少阳,至于先传阳明,或先传少阳,并无固定局势。太阳也可直接传入三阴,其中以传入少阴者为多见,特别是少阴心、肾虚衰之人,外邪陷入少阴,病多险情,故前贤有“实则太阳,虚则少阴”之论。③变证:由于失治误治,或因于体质的盛衰等原因,以致证候发生变化,形成了不具备六经病性质和特点的新证候,称之为变证。

医院领导科室导航专家介绍医院新闻医院文化医疗管理护理管理科研教学中医中药党建工作专题学习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转载或应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推荐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察看本网站     版权所有(C)新利(中国)官方    地址:酒泉市西大街22号Copyright 2016 新利(中国)官方  新利(中国)官方院务部创意制作和技术支持    备案号:陇ICP备16002258号您是第 位访客公安机关备案号:6209020200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