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炎?肝炎是什么意思?肝炎是肝脏炎症的一般术语。可指一组病毒性疾病,即通常所说的甲、乙、丙、丁、戍型肝炎,5种肝炎病毒通过不同途径传播,是常见的严重传染病之一,其共同特征是感染肝脏并引起肝脏发炎。另外也有由于滥用酒精、使用药物或摄入了环境中毒物引起的肝炎。许多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毒物、毒素和药物都会引起肝炎。由药物中毒如治疗结核病药、消炎痛(解热、镇痛、消炎药)等引起的叫药物性肝炎;由长期多量饮酒引起的叫酒精中毒性肝炎;由细菌引起的叫细菌性肝炎;由病毒引起的肝炎,则叫做病毒性肝炎。现在人们日常所说的“肝炎”,指的是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有5位“成员”: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或称之为A、B、C、D、E型肝炎.可能还存在第6型肝炎。肝炎之所以严重是由于它扰乱了肝脏的许多功能.其中包括产生胆汁帮助消化、调节血液化学成分、清除血液中潜在毒物的作用。
常见的肝炎症状有:1、食欲下降;2、乏力;3、恶心、呕吐;4、厌油腻等症状。常见的体征有:1肝脏轻度肿大,可触及质地较软或中等硬度的肝脏,或有压痛、叩击痛.有些病例可无任何体征;2有些病例可出现肝病面容,表现为面色黯黑、黄褐无华、粗糙、唇色暗紫等;还可引起颜面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及肝掌,有些病人可有脾肿大;3巩膜或皮肤黄染,比消化道症状出现晚。
在我国,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的人究竟有多少呢?答案是:4亿!(一家之言)这个数字包括慢性肝炎病人1000余万人,乙肝病毒携带者1.2亿人,还有2亿多人是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已产生抵抗力者。这就说明感染了乙肝病毒,大部分人不发病,或者经过急性乙型肝炎后产生对乙肝免疫力(抵抗力);相当一部分人既不发生肝炎,身体又不能清除病毒,病毒与机体之间“相安无事”、“和平共处”,形成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的表现与甲型肝炎相似,但90%以上是无黄疸的,成人大约有5%左右发展为慢性。慢性肝炎可分为迁延性与活动性两型,如果医治得当,慢性迁延性者可几十年仍安然无恙,慢性活动性者亦可望缓解、好转;演变成肝硬化、肝癌者毕竟是极少数,而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效果也比较好.因此乙型肝炎病者不应当“病急乱求医”误信“偏方”、“秘方”,以及某些药品厂商及媒介的误导胡乱用药,亦不应“讳疾忌医”。
乙肝是通过血液、生活密切接触和母婴传播的。乙肝疫苗是最切实可靠的预防措施。丙型肝炎是肝炎研究的新热点,近几年来由输血(或血浆)引起的肝炎80%是由丙肝病毒引起的。丙肝与乙肝相似,但急性丙肝约有半数会发展为慢性肝炎,少数形成肝硬化、肝癌。然而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对丙肝的效果比对乙肝好.丁型肝炎病毒因其生长繁殖需要乙肝病毒的帮助,也就是只有在乙肝病毒存在的情况下才能造成传染和致病。当乙肝病人又感染丁肝病毒时,常可加重病情.丁肝主要是通过输血、注射或血液污染物传播乙肝疫苗的接种因可有效预防乙肝,因而亦可防止丁肝病毒感染。
甲肝和戊肝主要感染途径为粪口传播。感染甲肝病毒后,首先在消化道中增殖,在短暂的病毒血症中,病毒又可继续在血液白细胞中增殖,然后进入肝脏,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于起病前1~2周,甲肝病毒由肝细胞的高尔基体然向毛细胆管,再通过胆管进人肠腔,从大便排出。在甲型肝炎潜伏末期和黄疽出现前数日是病毒排泄高峰。处在这个时期的患者,尤其是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者,是最危险的传染源。他们的粪便、尿液、呕吐物中的甲肝病毒,如果未经过很好消毒处理,就污染周围环境、食物、水源或健康人的手;另外患病者的手(如潜伏期的炊事员)及带病毒的苍蝇,也能污染食物、饮水和用具。一旦易感者吃了含有甲肝病毒的食品和未经煮沸或煮熟的污染饮水和食物,或生食用粪便浇灌过的蔬菜、草莓、瓜果等均可患甲型肝炎,引起暴发或散发感染。